002
这就让我想到了《亮剑》里的台词:
你啊,总是能给我整出点新花样。
讲道理,乒乓球这项运动起源于带球,欧洲人喜欢玩,自然而然地,这项起源于两三百年前欧洲的运动,自然要保护这些个白人老爷。
包括但不限于局内分值改动,从bo5变成bo7,球拍橡胶材质变化,等等等等。
毕竟,中国人在这个项目上确实占到了相当大的便宜,从本世纪初到现在为止,已经当了十好几年的乒坛霸主。
当然了,上世纪90年代那会咱们也确实陷入了泥沼当中,输瑞典那确实正常也无话可说,毕竟副山羊老瓦就是瑞典人,但一度输给捷克那属实是脸都不要了,和国足输越南一样的成就。
不过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显然让国际乒联又得想想办法,毕竟中国队虽然可以养狼,但不是每一个协会都有中国这么多的资源和方法进行科学和规范化训练。
所以国际乒联显然没有办法,想了三天三夜,才想出来这么个招。
但问题是,如果真有人故意这么玩,比如说两局发力,两局划水,这就好玩了。比如说有A,B,C三名选手,A实力最强,B和C差不多,但只有一个人能出线。
那么B和C显然会用这样的方法对A搞。然后A直接怒得两场小分碾压的平局。然后倘若B和C分了胜负,那A就死得很冤枉咯。
003
具体来分析,4局制意味每场比赛的不确定性增加。因为以往中国选手凭借绝对实力的优势,往往能够在局分落后的情况下,翻盘取胜。而现在采用4局制,如果中国选普遍慢热的情况不改变,就会很吃亏——如果一上来就先输0-2或者1-2,最多也就是扳平2-2;那么到了后面算局数,就有可能小组赛阶段出局。
因为小组赛阶段是分成16个小组进行循环赛,各小组头名共16位球员,进入淘汰赛阶段。容错率非常小,偶然性增加。中国选手的绝对实力优势,等于是被削弱了。
国际乒联真是煞费苦心啊!
不过,历史证明,无论规则怎么改,我们中国选手一定会比其他人更快更好适应变化,一次又一次统治乒乓球坛!
21分制转为11分制、小球改大球、5个发球变为2个发球,以及奥运会乒乓球项目金牌数量减少、国际乒联引入新的混合团体赛制……无论怎么变,中国乒乓球还是最强!
所以说,四局赛制可能是一种创新,因为他给了弱者机会,给了强者更大的压迫感,比赛更为激烈精彩。
但是这种赛制也给比赛带来了交易的空间,容易产生黑幕,强者很可能就在这种交易中被淘汰。这也是这种赛制不可避免的弱点。
这个事情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可谓喜闻乐见、心照不宣,然后会心一笑。
关于这件事情本身其实我没什么可说的。小组赛的“平局”规则无疑可以提升一些悬念感和可看度,不过相比足球,我倒是感觉这个赛制跟篮球的赛会制比赛更加类似。另外,这个赛制可谓100%对强手更加有利,因为哪怕比赛中关键球没处理好,输了个1-3之类,也有可能小分压倒对手——是不是很奇葩?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
我是新心芯达人,祝您能够成就初心,游览祖国层峦叠嶂的山河美景。如有侵权,告知立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