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硝烟散尽两周后,法国队替补前锋安东尼·马夏尔于当地时间12月15日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发布视频,为其在更衣室直播时模仿亚洲口音的行为第二次公开道歉。这段3分28秒的道歉视频却意外引发更大风波——中国网友发现其道歉声明中仍使用"文化差异"作为辩解理由,相关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榜前三。
"我承认那个动作确实欠妥,但绝无侮辱意图。在法国我们常用这种方式表达亲密,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马夏尔在视频中反复揉搓太阳穴,身后可见法国队23号球衣。
这已是该球员三个月内第二次卷入辱华风波。早在9月国际友谊赛期间,他就因对华人球迷做出拉眼角的歧视性动作被国际足联罚款5万瑞士法郎。体育评论员张路平在《足球周刊》专栏指出:"世界杯作为全球盛会,任何涉及种族歧视的行为都应零容忍。球员连续踩线说明某些欧洲俱乐部在多元文化教育上存在系统性缺失。"
事件时间轴
- 9月3日:马夏尔在热身赛对华人球迷做出歧视动作
- 9月15日:国际足联开出罚单并要求书面道歉
- 11月28日:世界杯小组赛期间更衣室直播事件曝光
- 12月15日:迫于赞助商压力发布二次道歉视频
耐人寻味的是,马夏尔代言的德国某运动品牌在事件发酵后迅速撤下其在中国市场的所有广告牌。体育营销专家林嘉欣分析:"中国市场占该品牌全球营收的27%,这种切割是必然选择。但更深层问题在于,欧洲足坛长期将这类行为美化为'更衣室文化',直到触及商业利益才重视。"
目前已有超过12家中国企业宣布暂停与法国足协的商业合作,包括原定于2023年举行的青少年足球交流计划。法国《队报》称此举可能影响该国足球产业近2亿欧元收入。中国足协虽未直接表态,但在最新发布的《足球行业行为规范》中新增了"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条款。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路透社、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