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的选帅国足主帅从9选1拖到6选1,外教卡纳瓦罗跑去了乌兹别克斯坦,奥斯卡·加西亚因合同问题退出,只剩一堆“待定”在风中凌乱。
当成年队的选聘还在“循环播放”,U15国少队的主帅竟已火速落地:41岁的周海滨,这位球员时代留洋荷甲、执教后带山东青年队“三年三冠”的少帅,悄无声息地接过了未来之星们的教鞭。
足协这次没再迷信外教,是把赌注压在了一位连职业一线队都没带过的“青训专才”身上。这背后,究竟是无奈妥协,还是青训思路的彻底转向?
10月17日,中国足协正式官宣周海滨出任2010年龄段U15男足主教练。 这位前国脚中场从竞聘中脱颖而出,此时的国足主帅选聘仍陷在“拖延症”里。
选择周海滨,某种程度上是足协在屡次外教试错后的主动调整。 比如之前的日本籍教练上村健一执教U17国足效果未达预期,让足协在低龄梯队选帅时,不再一味推崇洋帅。
周海滨的球员时代堪称“黄金一代”标本。18岁入选国家队,成为史上最年轻国脚之一,职业生涯共为国家队出战43场打进3球。
他在山东鲁能拿下多次中超和足协杯冠军,2009年还以自由转会身份加盟荷甲埃因霍温,虽未获得太多出场机会,却成为中国职业联赛自由转会欧洲的首例。
2020年退役后,周海滨没选择“躺平”或急于冲击职业队,而是扎进青训梯队。
2022年他执教山东泰山U15,当年就带队以3-0击败武汉三镇,夺得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U15组冠军。
2024年10月,他带领山东泰山U17队(实际年龄U17)在第三届中青赛U19组决赛中,以点球5-4战胜年龄更大的浙江U19队,实现“以小打大”的爆冷夺冠。 这让他成就了“三年三冠”的青训战绩。
展开全文
他的训练方法透着数据化和心理战结合的味道。 在带泰山U15时,他给球员建立“每日个人技术档案”,用视频分析触球部位和传球路线选择。
这套方法让球队场均控球率提升了12%,关键传球成功率提高18%。 他还搞“失败情景模拟训练”,刻意让球员在训练中反复应对落后局面,磨逆境心态。
足协此次组建青少年国家队,采取了中外教练搭配的务实思路。 与周海滨同时确认的,还有U14国足的西班牙籍教练大卫·皮里。
两人一个深耕国内青训实战,一个已在低龄梯队中证明过业务能力,两队还可共享资源、协同进步。
这种配置,既保留了本土教练对球员成长规律的熟悉,又吸纳欧洲青训理念,试图避开以往“单押外教”的风险。
周海滨目前正带领山东U18队打全运会,任务结束后才正式接手U15国足。 他面临的首个大赛是2027年U17亚洲杯,2010年龄段球员被足协视为未来冲击世界杯的核心梯队。
足协为这几支国少队规划了密集的海外拉练。例如,2024年7月,U15国少就曾赴韩国与同年龄段韩国球队热身,U14和U16也分别有日本、韩国的拉练计划。
从球员时代的国脚中场,到教练生涯的青训冠军,周海滨的转型路径清晰得几乎“按剧本进行”。
他上任的背后,是足协在青训选帅逻辑上的悄然转变:从盲目崇拜外教名片,到看重实打实的梯队成绩和本土基因。
这批2010年出生的孩子,能否在他的调教下长出中国足球久违的“技术骨头”,答案全写在未来的训练场和亚洲赛场上了。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