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楼
本帖最后由 keyuan 于 2013-3-30 09:44 编辑
今天晚上我到球馆,将球拍背面的防弧改为802-40的正胶,尝试打球。打球之前,我对新套胶灌了3次胶水。然后采取刘国梁的打法,不倒拍,正面802-40正胶,背面反胶。先后和三位选手比赛,均胜。第一位是原先省体校毕业的女孩子,基本功很扎实,拉打结合。我开始不适应胶皮,输了第一局,然后就连胜三局。第二位是长胶与反胶倒拍打的老油子,反胶会拉弧圈,长胶磕弧圈很好,拱球很好,但是正胶的优势充分体现,3比0胜。最后是和一位天天泡在球馆的老球痞,反胶打法,力量极大,当过特种兵,弧圈动作难看,但是很转、很冲,最终3比2胜,决胜局10比6胜。我感到正胶具有以下特征:
1、我感到正胶比反胶速度快了很多,因此用正胶发高抛球,发出侧上旋的急球效果非常好。我发的侧上旋直线球,对手有三个球没有反应,脚步来不及移动,以后对付男选手,也出现他们急球打到拍边或者漏击现象。发到反手位对手也经常推出界。802-40发的侧下旋球也相当转,对手如果对旋转估计不足,也会搓球下网。因此正胶更有利于发出高质量的长球,利于我们发球抢攻。
2、802-40仍然保留着正胶下沉的特点,虽然没有生胶那么沉,但是稳定性远远高于生胶,在与反胶结合的过程中,其特点与优势仍然很突出。我在接发球经常用反胶背面拉对手发到我反手位的球,然后正胶加力推一板,对方经常会下网,或者出现机会让我们侧身进攻。
3、搓中突击实在爆。我用反胶前冲弧圈,三位对手经常反应的过来,还能够挡过两三板,打得很累。而用正胶突击下旋球,几乎一板就得分,经常打得对手反应都来不及。因此搓中突击确实是正胶打法的重要得分手段。
4、根本就不怕长胶。对付长胶,我就发高抛的强烈的侧上旋奔球到对手的反手位,对手长胶磕过来,正胶就发力搓中突击,一打就直接得分。相持中正胶也很上算,反复拉对手反手伺机突击正手,打得对手最后不得不用反胶和我打,但是其反胶明显不如长胶技术好,结果就惨败。
5、防守前冲弧圈带有一点生胶的味道,有点下沉。特别是有时快带一板后再吸一板软绵绵的球,对手反而很难打,经常直接丢分。感到不是非常吃弧圈,既能够吃住球,还比反胶更好防守弧圈。只是目前手感还不会盖打高吊弧圈,但是我相信可以盖打,而且比生胶和防弧更好打,命中率会更高。
6、搓球弧线很低,不怎么发力,就会搓出贴着网的下旋球,为直拍横拉反手下旋球与侧身突击下旋球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7、在上旋相持中,有时只要手腕一抖(正反手),球就快速打到对方台面,弧线还很低,得分率很高。
综合以上7点,刘国梁式的打法虽然比我目前防弧两面倒拍打法打球累,但是和熟悉防弧的高手比赛,高手更怕速度,因此这种打法更具威胁性。目前决定配置两种拍,一种就是现在的防弧与反胶,打两面倒拍打法。遭遇战一般胜算率很大。另外一种就是正胶配反胶,以刘国梁式打法为主,结合倒拍反胶拉弧圈。充分发挥我推挡好、搓中突击好、以及直拍横打好的优势,同时大多数业余选手不适应正胶快速的连续打,而更适应反胶的弧圈,可用于熟悉防弧的对手比赛,出奇兵。
目前掌握不好技术是:正胶拉小弧圈技术。第一是命中率比反胶低很多,第二是小弧圈旋转度比反胶低,对手比较容易推过来(和省体校女孩比赛时),因此在正胶小弧圈技术方面还需要得到板砖等人的指点,在技术上还需改进,争取正胶弧圈也能够得分或者为下面的正手打服务。
第2楼
好样的!学习了
第3楼
涨球了
第4楼
涨球还不可能。防弧与反胶结合许多人更不适应,开始用防弧与反胶结合和省体校毕业的女孩打,她非常不适应,每局打不到5分,最惨的一局打成2比11负给我。我换802-40是昨天刚刚换的,就在球馆买了,立即贴上去打。倒是和反胶与长胶结合倒拍打法的,感到正胶的优势,我用防弧与反胶和他打他也不适应,但是因为正式比赛交手多次,我每次赢也不是很轻松。换成正胶,赢得就很轻松。特别是发球抢攻那板,打得真过瘾,反手急冲球(上旋与不转结合),然后正胶一板拍,连点都找不到。
第5楼
写得不错
第6楼
学习学习
第7楼
楼主是高手啊 要不然换了正交 也赢不了对手 自己也需要适应的过程的
第8楼
802-40,了解了
第9楼
楼主是高手
第10楼
找到打赢的长胶倒拍对手的视频。就是本视频的穿长裤的选手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cxMTYxNDI0/v.swf
第11楼
找到打赢的长胶倒拍对手的视频。就是本视频的穿长裤的选手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cxMTYxNDI0/v.swf
第12楼
是穿红衣的人吧------------倒拍长胶
第13楼
楼主定是个高手啊
第14楼
学习--------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