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花神文化”遇上“国际化社区”,今年雨花花朝节有点不一样

活动现场,从花形的地标标识,到花仙子林立的迎宾花廊,处处透着古韵;不管是外国面孔的“花神”,还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夏威夷舞蹈表演,扑面而来国际范儿。

这是一种传统文化

刘冻

《南京花神信俗的由来》

“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在古代,每年农历二月十二‘百花生’、六月十六‘菊花节’,花神庙都会举行隆重的祭花仪式,人们结伴游园赏花、嬉笑扑蝶、晒种祈丰、品尝花糕”。

与往年相比,今年“花朝节”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来自花神庙社区的十二位各具特色的姑娘摇身一变“十二花神”迎接居民们的到来,居民们则带来了春季花卉和新鲜茶叶,体验着丰富的花艺文化和茶艺文化。

为了更好的促进传统文化、花神文化以及国际文化的交流,雨花街道花神庙社区积极链接了多方涉外资源力量,共同打造国际化社区。

活动现场,花神庙社区、雨花台区外国语小学、南京市涉外服务协会、南京澳大利亚俱乐部、茱莉娅俱乐部、南京英国学校六家单位进行了共建签约,并举行国际友人俱乐部的揭牌仪式。

目前,花神庙社区共有外籍人士200多人,涉及美、英、法等20多个国家。国际友人俱乐部成立后,花神庙社区将配备专业翻译,以及英语水平达到专业八级的社工。

今年花朝节的女主持人茱莉亚是一名混血儿,她的父亲来自英国,而她的母亲钱启燕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雨花人。七年前,为了能让茱莉亚更好地学习中文、感受中国文化,钱启燕带着全家一起回到中国,定居雨花。

回国后,钱启燕创办了茱莉亚俱乐部,邀请社区同年龄段的儿童和茱莉亚一起学习交流。“我每周都会给他们讲英文故事,而他们也会帮助我提高中文水平。”现如今,茱莉亚已经能够说一套流利的中文。

不仅实现了富裕文明,

持续推进城市建设步伐,

在看点这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