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题式出线":中国球迷的专属技能
每逢世界杯预选赛,"中国足球理论出线可能性"必上热搜。球迷们拿着计算器研究积分规则的样子,像极了考前突击的学霸。2018年世预赛时,有网友调侃:"国足出线需要满足5个条件,比嫦娥五号着陆还复杂!"
"建议国际足联增设'最佳数学球迷奖',中国队场场都能帮对手算净胜球。"
二、从"恐韩症"到"白斩鸡":经典梗永流传
央视解说员黄健翔当年那句"中国队患上了恐韩症",如今成了短视频平台的鬼畜素材。而某台湾媒体评论国足球员身材像"白斩鸡"的片段,更是被做成表情包血洗各大论坛。
- 2002年世界杯:三战全负,网友戏称"进一球、拿一分、赢一场"的目标应该改成"进一个、摸一下、站一会儿"
- 2018年俄罗斯:冰岛队业余球员兼职导演的新闻下,热评第一是:"建议国足集体兼职外卖小哥,反正都是跑动职业"
三、段子手的狂欢:当足球遇上相声
德云社演员张鹤伦曾改编《探清水河》:"中国队等世界杯,等了整整二十年~"B站UP主制作的《国足欢迎你》MV,用《北京欢迎你》旋律唱出:"我家球门常打开,要进几个随你..."
经典名场面:某次赛后采访,记者问教练"如何看待球迷喊下课",教练反问:"他们上次喊下课时,我还没出生吧?"瞬间引爆评论区:"这波自黑我给满分!"
虽然总被调侃,但每次世预赛来临,那句"国足虐我千百遍,我待国足如初恋"依然刷屏。或许正如网友所说:"我们不是真的想黑国足,只是用段子守护那份不甘心的期待。"
——本文素材来自网络热梗,如有雷同,纯属中国足球的奇妙现实